居遁,俗姓郭,撫州南城人。嗣洞山,住潭州龍牙山妙濟寺,世稱龍牙和尚。龍德三年卒。所作歌行偈頌,頗行於世。詩九十六首。(《全唐詩》無居遁詩)
共 95 首诗词
夫人學道莫貪求,萬事無心道合頭。 無心體得(《景德傳燈錄》卷二九作「始體」)無心道,體得無心道也(《景德傳燈錄》作「亦」)休。
學道先須且學貧,學貧貧後道方親。 一朝體得成貧道,道用還如貧底人。
學道蒙師指(斯二一六五卷作「止」)却閑,無中有路隱人間。 直饒(《景德傳燈錄》卷二九作「饒君」)講得(《祖堂集》卷八作「時人盡講」、斯二一六五卷作「饒君會得」)千經論,一句臨機(《祖堂集》、斯二一六五卷作「時」)下口難。 。
學道先須立自身,直教行處不生塵。 僧真不假居巖(《祖堂集》作「俱言」)室,到處無心即在人。
學道先須有悟由,還如曾鬬快龍舟。 雖然舊閣閑(《傳燈錄》作「於」)田地,一度贏求方始休。 (又見《僧寶傳》卷九。 )。
學道先須息萬機,將機學道轉生疑。 此門廣大無遮障,學者雖多達者稀。
一得無心便道情(《景德傳燈錄》卷二九作「心」),六門休歇不勞形。 有緣不是余朋友,無用雙眉却弟兄。
一得無心便豁空,祇因先聖祖門通。 箇中若向三乘學,萬劫無因得遇逢。
自體如如任運常,因茲行歇在三湘。 雙眉無用是毫相,說處無分舌廣長。
自小從師學祖宗,閑華猶似纏人蜂。 僧真不假栖(《景德傳燈錄》卷二九作「居」)雲外,得後無心色亦空(《景德傳燈錄》作「知無色自空」。 )。
得聖超凡不作聲,臥龍長怖(斯二一六五卷作「布」)碧潭清。 人生若得長(斯卷作「常」)如此,大地那能留一名。
得道還同未得人(《景德傳燈錄》卷二九作「悟了還同未悟人」),心無勝負自安神。
心空不及道空安,道與心空狀一般。 參玄不是道空士,一乍相逢不易看。 (又見《祖堂集》卷二十、《景德傳燈錄》卷二九)。
此生不息息何時,息在今生共要知。 心息仙因(《景德傳燈錄》卷二九作「只緣」)無妄想,妄空(《景德傳燈錄》作「除」)心息是休時。
劫火曾將無氣吹,不勞心力當時萎。 人天不見風塵起,怖息無招各自歸。 。
人若無心稱道情,覷見(《祖堂集》卷八作「識得」)無明道已明。 人能弘道道能顯,道在人中人自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