郟滂,光化中爲六合令。詩二十一首。(《全唐詩》無郟滂詩)
共 21 首诗词
昭明曾置讀書堂,後倚橫山翠石岡。 巨盜黃巢鋒刃刺,神堅終不下僧床。 (見康熙《儀真縣志》卷十二,據上海圖書館藏縮微膠卷)(〖1〗隆慶《儀真縣志》卷二載:「梁讀晝堂,在橫山西,天監中建。 宋郟滂詩謂昭明太子嘗讀書於此,即禪征寺也。 」「宋」爲「唐」之誤。 )。
芳草澗邊灌水(《光緒志》作「木」)陰,青青別有歲寒心。 卻緣飄落秋風後,才子臨流亦費吟。 (〖1〗《嘉靖志》注:「《嘉定志》。 自此以下二十首皆郟滂《懷古詩》。 」)。
此山元以形如塔,貞觀年中改疊層(《光緒志》作「成」)。 圭字峰尖真似畫,塔名不語爲高增(《光緒志》作「河僧」)。 (〖1〗《嘉靖志》注:「嘉定志。 」)。
疊疊山形似塔形,崔峩聳翠幾稜層。 乘騶翫罷歸禪院,佳境(《光緒志》作「地」)原來盡屬僧。 (〖1〗《嘉靖志》注:「《成化志》。 」)。
獨山有峰插天表,湖水臨谿接官道。 我欲浩歌一登遊,不忍足脚(《光緒志》作「踏」)青青草。 (〖1〗《嘉靖志》注:「《嘉定志》。 」)。
廣澤之中是獨山,恍疑翠帶遶城(《光緒志》作「層」)巒。 馬臨絕頂遙相望,惟見煙雲萬木攢。 (〖1〗《嘉靖志》注:「《成化志》。 」)。
惜水紆迴懼水奔,春潮帶雨晚流渾。 靈巖滁口常縈遶,沙際磯頭祇見痕。 (〖1〗《嘉靖志》注:「見《成化志》,參之《嘉定志》,有數字不同,正之,後多改正。 「)。
波光杳靄遠連天,鷺宿沙頭玉一拳。 料想中流深莫測,龍潛潭底抱珠眠。 。
池深常有神龍隱,灣島如人出擘(《光緒志》作「臂」)拳。 澄澈無涯深淺水,虔恭祈禱雨連綿。 (〖1〗《嘉靖志》注:「《嘉定志》。 」)。
隋收建業臨江渚,東望金陵築此城。 正與石頭爲對岸,從茲一統六朝平。 (〖1〗《嘉靖志》注:「《嘉定志》。 」)。
秦人百萬征南日,蕞(《光緒志》作「驀」)地[苻](符)築此城。 把隘亡兵今有幾,蓮峰之下誤爭名。 (〖1〗《嘉靖志》注:「《嘉定志》。 」)。
橋灣螮蝀臨滁水,十八衖高似月輪。 不是巢兵燒燬後,至今猶復(《光緒志》作「得」)跨龍津。
梁朝瞻見長岡秀,鑿斷川流寺濤(《光緒志》作「壽」)基。 杳杳松門千萬綠,山亭溪樹蓽(《光緒志》作「有」)蘿垂。
治浦橋連香積寺,東出城門五里遙。 遠望真如有圖畫,關防迢遞在雲霄。 (〖1〗《嘉靖志》注:「《嘉定志》。 」)。
滁水源從德固塘,支流六九合流棠。 經過瓜步趨江海,惟有入心難測量。 (〖1〗《嘉靖志》注:「《嘉定志》。 」)。
舊縣元基城巽隅,亭簾高檻蘸清滁。 風生六月思裘褐,百里恩波剸割餘。 (〖1〗《嘉靖志》題注:「《嘉定志》:唐時縣治有清風亭,縣令獨孤及建。 至郟滂時已廢。 」〖2〗《光緒志》詩末注:「士林館在竹鎮,地多習儒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