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良价唐

良价,俗姓俞,諸暨人。初從五洩靈默披剃,後諸嵩山具戒。歷參馬祖潙山,師雲巖曇晟得法。大中末住豫章高安之洞山,大行禪法,後得曹山本寂發揮,開曹洞一宗。咸通十年卒,年六十三。詩三十六首。(《全唐詩》無良价詩,傳據《宋高僧傳》卷十二及輯詩所據諸書)

共 37 首诗词

作品

新豐吟

唐 · 良价

古路坦然誰措足?無人解唱還鄉曲。 清風月下守株人,涼兔漸遙春草綠。 天香襲兮絕芳馥,月色凝兮非照燭。 行玄猶是涉崎嶇,體妙因茲背延促,殊不然兮何展縮,縱得然兮混泥玉。 獬豸同欄辨者嗤,薰蕕共處須分郁。 長天月兮遍豁谷,不斷風兮偃松竹。 我今到此得從容,吾師叱我相隨逐。 新豐路兮峻仍皾,新豐洞兮湛然沃。 登者登兮不動搖,遊者遊兮莫勿速。 絕荆榛兮罷釿斸,飲馨香兮味清肅。 負重登臨脫屣迴,看他早是空擔鞠。 來駕肩兮履芳躅,至澂心兮去凝目。 亭堂雖有到人稀,林泉不長尋常木。 道不鐫雕非曲𩔂,郢人進步何瞻矚。 工夫不到不方圓,言語不通非眷屬。 事不然兮詎冥旭,我不然兮何斷續。 慇懃爲報道中人,若戀玄關即拘束。

寶鏡三昧歌

唐 · 良价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 汝今得之,宜善保護。 銀盌盛雪,明月藏鷺。 類之不(《五燈會元》卷十三作「弗」)齊,混則知處。 意不在言,來機亦赴。 動成窠臼,差落顧佇。 背觸俱非,如大火聚。 但形文彩,即屬染污。 夜半正明,天曉不露。 爲物作則,用拔諸苦。 雖非有爲,不是無語。 如臨寶鏡,形形(《五燈會元》作「影」)相覩。 汝不是渠,渠正是汝。 如世嬰兒,五相完具。 不去不來,不起不住。 婆婆和和,有句無句。 終不得物,語未正故。 重離六爻,偏正回互。 疊而爲三,變盡成五。 如荎(《五燈會元》注:「徒結切」)草味,如金剛杵。 正中妙挾,敲唱雙舉。 通宗通途,挾帶挾路。 錯然則吉,不可犯忤。 天真而妙,不屬迷悟。 因緣時節,寂然昭著。 細入無間,大絕方所。 毫忽之差,不應律呂。 今有頓漸,緣立宗趣。 宗趣分矣,即是規矩。 宗通趣極,真常流注。 外寂中謠,係駒伏鼠。 先聖悲之,爲法檀度。 隨其顛倒,以緇爲素。 顛倒想滅,肯心自許。 要合古轍,請觀前古。 佛道垂成,十劫觀樹。 如虎之缺,如馬之馵(《五燈會元》注:「之戌切」)。 以有下劣,寶几珍御。 以有驚異,黧奴白牯。 羿以巧力,射中百步。 箭鋒相值,巧力何預? 木人方歌,石女起舞。 非情識到,寧容思慮? 臣奉於君,子順於父。 不順不(《五燈會元》作「非」)孝,不奉不(《五燈會元》作「非」)輔。 潜行密用,如愚如魯。 但能相續,名主中主。

自誡

唐 · 良价

不求名利不求榮,只麽隨緣度此生。 三寸氣消誰是主?百年身後謾虛名。 衣裳破後重重補,糧食無時旋旋營。 一箇幻軀能幾日,爲他間事長無明。

辭北堂頌二首 一

唐 · 良价

未了心源度數春,翻嗟浮世謾逡巡。 幾人得道空門裏,獨我淹留在世塵。 謹具尺書辭眷愛,願明大法報慈親。 不須灑淚頻相憶,譬似當初無我身。 。

辭北堂頌二首 二

唐 · 良价

巖下白雲常作伴,峰前碧障以爲隣。 免干世上名與利,永別人間愛與憎。 祖意直教言下曉,玄微須透句中真。 合門親戚要相見,直待當來證果因。

後寄北堂頌(斯二一六五卷作「辭親偈」)

唐 · 良价

不求名利不求儒(斯二一六五卷作「不好浮榮不好儒」),願樂空門捨俗徒。 煩惱盡時愁火滅,恩情斷處愛河枯。 六根戒定香風引,一念無生慧力扶。 爲報北堂休悵望(斯二一六五卷作「憶念」),譬言死了譬如無。

網要頌(《五燈會元》卷十三作「偈」)三首 敲唱俱行

唐 · 良价

金鍼雙鎖備,葉路隱全該。 寶印當空(《五燈會元》作「風」)妙,重重錦縫開。

網要頌(《五燈會元》卷十三作「偈」)三首 金鎖玄路

唐 · 良价

交互明中暗,功齊轉覺難。 力窮忘進退,金鎖網鞔鞔。

網要頌(《五燈會元》卷十三作「偈」)三首 不墮凡聖(《五燈會元》注:「亦名理事不涉」)

唐 · 良价

事理俱不涉,迴照絕幽微。 背風無巧拙,電火爍難追。

功勳五位頌(原注:本則既已出上。異本作「上堂次示問話僧頌」) 一

唐 · 良价

聖主由來法帝堯,御人以禮曲龍腰。 有時鬧市頭邊過,到處文明賀聖朝。 (向)。

功勳五位頌(原注:本則既已出上。異本作「上堂次示問話僧頌」) 二

唐 · 良价

淨洗濃粧爲阿誰?子規聲裏勸人歸。 百花落盡蹄無盡,更向亂峰深處啼。 (奉)。

功勳五位頌(原注:本則既已出上。異本作「上堂次示問話僧頌」) 三

唐 · 良价

枯木花開劫外春,倒騎玉象乘(《五燈會元》作「趁」)麒麟。 而今高隱千峰外,月皎風清好日辰。 (功)。

功勳五位頌(原注:本則既已出上。異本作「上堂次示問話僧頌」) 四

唐 · 良价

衆生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 萬別千差明底事,鷓鴣啼處百花新。 (共功)。

功勳五位頌(原注:本則既已出上。異本作「上堂次示問話僧頌」) 五

唐 · 良价

頭角纔生已不堪,擬心求佛好羞慚。 遲遲空劫無人識,肯向南訽五十三。 (功功)(按:《五燈會元》卷十三所收連作一首。 )。

真讚

唐 · 良价

□□□□□,□□□□□。 徒觀紙與墨,不是山中人。

答僧問如何是主中主

唐 · 良价

嗟見今時學道流,千千萬萬認門頭。 恰似入京朝聖主,祇到潼關便[即](據《五燈會元》卷十三補)休。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