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錢鏐唐

錢鏐字具美,臨安人。建國稱吳越王,二十五載而卒,年八十一,謚武肅。補殘詩一首。

共 20 首诗词

作品

排衙石詩刻(幷序)

唐 · 錢鏐

□□□□□□□,□南一劍定長鯨。 □□□□□□□,□帝匡扶立正聲。 □□□□□□□,□輝争不伏神明。 □□□□□□□,□建瑶壇玉京。 □□□□□□□,□□常爇不曾停。 □□□□□□□,□□恆傳寶藏經。 □□□□□□□,□□今爲顯真靈。 □□□□□□□,□□□來鎮上清。 (見《兩浙金石志》。 )(見《兩浙金石志》卷四。 《六藝之一錄》卷一一○收此詩,第二句「□南」作「東南」,第六句「伏神明」作「仗神明」。 )(〖1〗阮元《兩浙金石志》跋:「右詩刻在錢唐縣鳯凰山排衙石上。 前刻新的序十行,行書,徑一寸,文多磨滅。 序後一行僅存王字,當是武肅系銜。 詩則七言八韻,共九行,十六句,上半截亦闕。 按《咸淳臨安志》云:『舊傳錢武肅王鑿山,見怪石排列兩行,如從衛拱立趨向,因名排衙石,及刻詩石上。 』即謂此也,惜其文未載。 《十國春秋》云:『武肅暇時,命諸子諷誦詩賦,或以所製詩賜丞相將吏,亦間能書寫畫墨竹,然不以呫嗶廢正務。 』是武肅性躭吟咏,此刻可以窺見一斑。 其書亦剛勁有法度。 」)。

青史樓引賓從同登

唐 · 錢鏐

雲閣霞軒別構雄,下窺疆宇壯吳宮。 洪濤日日來滄海,碧嶂聯聯倚太穹。 志仗四征平逆孽,力扶三帝有褒崇。 如今分野無狼孛,青史樓標定亂功。

石鏡山(幷序)

唐 · 錢鏐

丱歲遨遊在此山,曾驚一石立山前。 未能顯瑞披榛莽,蓋爲平兇有歲年。 昨返錦門停駟馬,遂開靈岫種青蓮。 三吳百粤興金地,永與軍民作福田。

築塘

唐 · 錢鏐

天分浙水應東溟,日夜波濤不暫停。 千尺巨堤衝欲裂,萬人力禦勢須平。 吳都地窄兵師廣,羅剎名高海衆獰。 爲報龍神幷水府,錢塘且借作錢城。 (〖1〗《全唐詩》卷八據《吳越備史》收「傳語龍王並水府,錢塘借與築錢城」二句。 )。

九日同羣僚登高(幷序)

唐 · 錢鏐

淡蕩晴暉雜素光,碧峯遙襯白雲長。 好看塞雁歸南浦,宜聽砧聲搗夕陽。 滿野旌旗皆動色,千株橘柚盡含芳。 錦袍分賜功臣後,因向龍山醉羽觴。

功臣堂(幷序)

唐 · 錢鏐

今夕雖非豐沛酒,醪觥同醉洽吾鄉。 兩邦父老趨旌府,百品肴羞宴桂堂。 寶劍已頒王禮盛,錦衣重帶御爐香。 越王冊後封吳王,大國宣恩達萬方。

上元夜次序平江南

唐 · 錢鏐

四朝雙母顯真封,古往今來事一同。

西園產芝

唐 · 錢鏐

五紀尊天立霸基,八方隣國盡相知。 興吳定越崇王道,殄物平兇建國儀。 忽有靈根彰瑞應,皆由和氣感明祗。 休言漢代芝房異,今日吾邦事更奇。

羅漢寺偶題

唐 · 錢鏐

九夏聽蟬吟,已知秋氣臨。 高梧上明月,深巷搗寒砧。 好對吳山秀,宜觀浙水深。 一登靈鷲閣,寶地勝黃金。 。

和高僧惠韻

唐 · 錢鏐

嵐高照目前,山下有蒙泉。 雲閣連天際,銀河傍斗邊。 涼風宜散暑,清景好安禪。 況是江山固,崇墉保萬年。

造寺保民

唐 · 錢鏐

百穀收成屆應鍾,南方景象喜重重。 三秋甘澤烟塵息,四序和風氣色濃。 播種勤耕盈廩庾,兆民興讓洽溫恭。 廣崇至道尊三教,蓋爲生靈奉聖容。

秋景

唐 · 錢鏐

三秋才到退炎光,二曜分暉照四方。 解使金風催物象,能教素節運清涼。 天垂甘澤朝朝降,地秀佳苗處處香。 率土吾民成富庶,虔誠稽顙荷穹蒼。

百花亭題梅二首 一

唐 · 錢鏐

穠華圍裡萬株梅,含蕊經霜待雪催。 莫訝玉顏無粉態,百花中最我先開。

百花亭題梅二首 二

唐 · 錢鏐

吳山越岫種寒梅,玉律含芳待候催。 爲應陽和呈雪貌,遊蜂難覺我先開。

和太師藴讓韻

唐 · 錢鏐

羅漢親崇建法臺,龍峯鳳嶺四山隈。 遊人借問禪門路,還道吳王爲佛開。

題羅隱壁

唐 · 錢鏐

特到儒門謁老萊,老萊相見意徘徊。 黃河信有澄清日,後代應難繼此才。 (以上《吳越錢氏傳芳集》)(〖1〗錢泳案:「《吳越備史》云:『隱寢疾,王親臨撫問。 因題其壁云:「黃河信有澄清日,後代應難繼此才。 」隱起而續末句云:「門外旌旗屯虎豹,壁間章句動風雷。 」由是以紅紗罩覆於其上。 』」)。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