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崔致遠唐

崔致遠,高麗人,賓貢及第,高駢淮南從事,《藝文志》有崔致遠四六一卷,《桂林筆耕》二十卷。 崔致遠,字海夫,號孤雲,新羅國湖南沃溝人。年十二,辭家從商舶入唐。十八賓貢及第。曾遊東都,尋授宣州溧水縣尉,任滿而罷。韓符末,淮南節度使高駢辟置幕府,表狀文翰,皆出其手。廣明元年,駢爲諸道行營都統,以致遠爲巡官,奏除殿中侍御史。中和末,充國信使,東返新羅,歷翰林學士、兵部侍郎,出爲武城太守。後攜家隱於江朝郡之伽倻山以終。《藝文志》有崔致遠《四六》一卷。又《桂苑筆耕》二十卷。今補詩一卷,計六十首。

共 85 首诗词

作品

兗州留獻李員外

唐 · 崔致遠

芙蓉零落秋池雨,楊柳蕭疎曉岸風。 神思只勞書卷上,年光任過酒杯中。

句

唐 · 崔致遠

畫角聲中朝暮浪,青山影裏古今人。 煙低紫陌千行柳,日暮朱樓一曲歌。 洛水波聲新草樹,嵩山雲影舊樓臺。 雲布長天龍勢逸,風高秋月雁行齊。 風遞鶯聲喧座上,日移花影倒林中。 芳園醉散花盈袖,幽逕吟歸月在帷。 極目遠山煙外暮,傷心歸棹月邊遲。

唐 · 崔致遠

(案《全唐詩》無崔致遠詩。 日本河世寧《全唐詩逸》卷中收致遠詩一首又句七聯。 此六十首詩載致遠所著《桂苑筆耕集》〖有《四部叢刊》本〗。 今即自《叢刊》本錄出,而以南京圖書館所藏高麗聚珍活字本校之。 )。

七言記德詩三十首謹獻司徒相公 兵機

唐 · 崔致遠

惟將志業練《春秋》,早蓄雄心剗國讐。 二十年來天下事,漢皇高枕倚留侯。

七言記德詩三十首謹獻司徒相公 筆法

唐 · 崔致遠

見說書窗暫臥龍,神傳妙訣助奇鋒。 也知外國人爭學,惟恨無因乞手蹤。 (原注:南朝蕭子雲〖高麗本作蘇子雲〗善書,百濟使人求手蹤,以爲國寶。 )。

七言記德詩三十首謹獻司徒相公 性箴

唐 · 崔致遠

波澄性海見深源,理究希夷闢道門。 詞翰好傳雙美跡,何須更寫五千言。

七言記德詩三十首謹獻司徒相公 雪咏

唐 · 崔致遠

五色毫編六出花,三冬吟徹四方誇。 始知絕句勝聯句,從外芳名掩謝家。

七言記德詩三十首謹獻司徒相公 射鵰

唐 · 崔致遠

能將一箭落雙鵰,萬里胡塵當日銷。 永使威名振沙漠,犬戎無復吠唐堯。

七言記德詩三十首謹獻司徒相公 安化

唐 · 崔致遠

班筆由起來不暗投,旋驅熊隼待封侯。 郡名安化能宣化,更指河湟地欲收。

七言記德詩三十首謹獻司徒相公 練兵

唐 · 崔致遠

隴水聲秋塞草閑,霍將軍暫入長安。 太平天子憐才略,曾請陳兵盡日看。

七言記德詩三十首謹獻司徒相公 磻溪

唐 · 崔致遠

刻石書蹤妙入神,一廻窺覽一廻新。 況能早逐王師業,桃李終成萬代春。 (原注:伏覩相公《磻溪詩》云:「及到王師身已老,不知辛苦爲何人。 」又《經虢縣詩》云:「手栽桃李十餘春,今日經過重建勳。 」)。

七言記德詩三十首謹獻司徒相公 射虎

唐 · 崔致遠

鉅牙鉤爪礙王程,一箭摧班(高麗本班作斑。 )四海驚。 白額前驅姜膽碎,方知破石是虛聲。

七言記德詩三十首謹獻司徒相公 秦城

唐 · 崔致遠

遠提龍劍鎮龍庭,外戶從茲永罷扃。 掃盡邊塵更無事,暮天寒角醉吟聽。

七言記德詩三十首謹獻司徒相公 生祠

唐 · 崔致遠

古來難化是蠻夷,交趾何人得去思。 萬代聖朝青史上,獨傳溪洞立生祠。

七言記德詩三十首謹獻司徒相公 射鞭

唐 · 崔致遠

休說戟枝非易中,莫言楊葉是難穿。 須看立節吵場上,永得安邊爲射鞭。

七言記德詩三十首謹獻司徒相公 安南

唐 · 崔致遠

西戎始定南蠻起,都護能摧驃信威。 萬里封疆萬戶口,一麾風雨盡收歸。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