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孫思邈唐

孫思邈,京兆華原人。隱太白山,通百家、陰陽、推步、醫藥。隋文帝以國子博士召,不就。太宗召詣京師,欲官之,亦不受,高宗上元初還山。

共 8 首诗词

作品

四言詩

唐 · 孫思邈

取金之精,合石之液。 列爲夫婦,結爲魂魄。 一體混沌,兩精感激。 河車覆載,鼎候無忒。 洪鑪烈火,烘燄翕赫。 煙未及黔,燄不假碧。 如畜扶桑,若藏霹靂。 姹女氣索,嬰兒聲寂。 透出兩儀,麗於四極。 壁立幾多,馬馳一驛。 宛其死矣,適然從革。 惡黜善遷,情回性易。 紫色內達,赤芒外射。 熠若火生,乍疑血滴。 號曰中環,退藏於密。 霧散五內,川流百脉。 骨變金植,顏駐玉澤。 陽德乃敷,陰功□積。 南宮度名,北斗落籍。

道林養性歌二首(題擬) 一

唐 · 孫思邈

美食須熟嚼,生食不麤吞。 問我居止處,大宅揔林村。 胎息守五藏,氣至骨成仙。

道林養性歌二首(題擬) 二

唐 · 孫思邈

日公三箇毒,不嚼而自消。 錦繡爲五藏,身著糞掃袍。 (見《備急千金要方》卷二七《養性·道林養性》)。

養生銘(《悅心集》題作《攝生詠》)

唐 · 孫思邈

怒甚偏傷氣,思多太損神。 神疲(《悅心集》作「虛」)心易役,氣弱病相侵。 勿被(《悅心集》作「使」)悲懽(《悅心集》作「觀」)極,當令飯(《悅心集》作「飲」)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悅心集》作「夜」)寢鳴雲(《悅心集》作「雷」)鼓,(《悅心集》注:「謂叩齒。 」)寅(《悅心集》作「晨」)興潄玉津。 (《悅心集》注:「謂燕唾。 」)妖邪(《悅心集》作「神」)難犯己,精氣自全身。 若要無諸(《悅心集》作「百」)病,常當節五辛。 安神直悅樂,惜氣保和純。 壽夭休論(《悅心集》作「言」)命,修行本在人。 若能(《悅心集》作「時時」)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舊題孫思邈撰《孫真人海上方》、清世宗編《悅心集》卷一。 )。

枕上記

唐 · 孫思邈

侵晨一碗粥,夜食(《海上方》作「飯」)莫教足。 撞動景陽鐘,扣齒三十六。 大寒與大熱,且莫貪色慾。 醉飽莫行房,五臟皆翻覆。 火艾(《海上方》作「艾火」)漫燒身,爭如獨自宿。 坐臥莫當風,頻於暖處浴。 食飽行百步,常以手摩腹。 莫食無鱗魚,諸般禽獸肉。 自死禽與獸(《海上方》作「獸與禽」),食之多命促。 土木爲形象,求之有恩福。 父精母生肉(《海上方》作「母血生」),那忍分南北。 惜命惜身人,六白光如玉。 (日本汲古書院出版《和刻本類書集成》本南宋陳元靚《新編群書類要事林廣記己集》卷二、原題唐孫思邈撰《孫真人海上方》末附)(按:此詩原題《孫真人枕上記》。 以上二首皆附見於《孫真人海上方》,疑爲僞託。 因《枕上記》南宋時已被引錄,故仍錄存。 另《孫真人海上方》收七言絕句一百二十一首,爲託名孫思邈作,僞託時代僅知在明中葉以前。 以下錄附首二首,以見一斑。 )。

枕上記 暑月傷熱

唐 · 孫思邈

途中大暑最堪憐,急取車輪土五錢。 盞內澄清湯服盡,身輕體健即安然。

枕上記 傷寒咳𠻳

唐 · 孫思邈

傷寒咳嗽夜無眠,細碾明礬末一錢。 半夏橘皮薑共煮,煎湯調下化粘涎。

保生銘

唐 · 孫思邈

人若勞於形,百病不能成。 飲酒忌大醉,諸疾自不生。 食了行百步,數將手摩肚。 睡不苦高枕,唾涕不遠顧。 寅丑日剪甲,理髮須百度。 飽則立小便,饑乃坐漩溺。 行坐莫當風,居處無小隙。 向北大小便,一生昏羃羃。 日月固然忌,水火仍畏避。 每夜洗脚臥,飽食終無益。 忍辱爲上乘,讒言斷親戚。 思慮最傷神,喜怒傷和息。 每去鼻中毛,常習不唾地。 平明欲起時,不床先左脚。 一日免灾咎,去邪兼辟惡。 但能七星步,令人長壽樂。 酸味傷於筋,辛味損正氣。 苦則損於心,甘則傷其志。 鹹多促人壽,不得偏耽嗜。 春夏任宣通,秋冬固陽事。 獨臥是守真,慎靜最爲貴。 財帛生有分,知是將爲利。 強知是大患,少欲終無累。 神氣自然存,學道須終始。 書於壁戶間,將用傳君子。 (《正統道藏·洞神部·方法類》。 此首亦疑爲僞託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