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龐藴唐

龐藴,字道玄,衡州衡陽縣人。貞元初,謁石頭遷有省,遷問曰:“子以緇耶?素耶?”藴曰:“願從所慕。”遂不剃染,世號龐居士。詩七首。

共 205 首诗词

作品

雜詩 一

唐 · 龐藴

未識龍宮莫說珠,識珠言說與君殊。 空拳只是嬰兒信,豈得將來誑老夫。

雜詩 二

唐 · 龐藴

萬法從心起,心生萬法生。 法生同日了,來去在虛行。 寄語脩道人,空生慎勿生。 如能達此理,不動出深坑。

雜詩 三

唐 · 龐藴

極目觀前境,寂寞無一人。 迴頭看後底,影亦不隨身。

雜詩 四

唐 · 龐藴

神識苟能無罣礙,廓周法界等虛空。 不假坐禪持戒律,超然解脫豈勞功。

雜詩 五

唐 · 龐藴

日用事無別,惟吾自偶偕。 頭頭非取舍,處處勿張乖。 朱紫誰爲號,青山絕點埃。 神通幷妙用,運水及搬柴。

雜詩 六

唐 · 龐藴

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爲。 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雜詩 七

唐 · 龐藴

熖水無魚下底鉤,覓魚無處笑君愁。 可憐谷隱老禪伯,被唾如何見亦羞。

詩偈 一

唐 · 龐藴

楞伽寶山高,四面無行路。 惟有達道人,乘空到彼處。 羅漢若悟空,擲錫騰空去。 緣覺若悟空,醒見三生事。 菩薩若悟空,十方同一處。 諸佛若悟空,妙理空中住。 空理真法身,法身即常住。 佛身祇這是,迷人自不悟。 一切若不空,苦厄從何度。

詩偈 二

唐 · 龐藴

大海濶三千,巨深五六萬。 余特七尺軀,入裏飲一頓。 當時枯竭盡,龍王自出現。 大閱經藏門,請爲說一徧。 依如說無法,龍王悟知見。 賣君髻中珠,隱在如來殿。 戴將軍陳頭,賊降不敢戰。 世上有仁人,得永離貧賤。 不貪有爲身,當見如來面。

詩偈 三

唐 · 龐藴

日輪漸漸短,光陰一何促。 身如水上沫,命似當風燭。 常須慎四虵,持心捨三毒。 相見論脩道,更莫著婬慾。 婬慾暫時情,長劫入地獄。 縱令得出來,異形人不識。 或時成四足,或是總無足。 可惜好人身,變作醜頭畜。 今是預報知,行行須努力。

詩偈 四

唐 · 龐藴

余家久住山,早已離城市。 草屋有三間,一間長丈二。 一間安葛五,一間塵六四。 余家自內房,終日閒無事。 昨因黑月二十五,初夜飲酒醉,兩人相渾雜,種種調言氣。 余家不奈煩,放火燒屋積。 葛五成灰燼,塵六無一二。 有物蕩淨盡,惟餘空閑地。 自身赤裸裸,體上無衣被。 更莫憂盜賊,逍遙安樂睡。 一等被火燒,同行不同利。

詩偈 五

唐 · 龐藴

出家捨煩惱,煩惱還同住。 癡心覓福田,騃意承救度。 十二因緣管,無繇免來去。 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 佛心一子地,蠢動皆男女。 平等如虛空,善惡俱無取。 既不造天堂,誰受三塗苦。 有無盡無餘,乘空能自度。 神作如來身,智作如來庫。 涌出波羅蜜,流通正道路。 渾身加身佛,迷人自不悟。

詩偈 六

唐 · 龐藴

八十隨形好,相有三十二。 四諦及三乘,同一無生智。 名爲一合相,非是人同類。 凡夫共佛同,一體無有異。 若論心與境,懸隔不相似。 凡夫惟妄想,攀緣徧天地。 常懷三毒心,損他將自利。 佛心常慈悲,善惡無有二。 蠢動諸衆生,心同一子地。 六識空無生,六塵將布施。 意根成妙覺,七識平等智。

詩偈 七

唐 · 龐藴

富兒空毛行,貧兒把他物。 被物牽入廛,買賣不得出。 覺暮便歸舍,黃昏黑漆漆。 所求不稱意,合家加啾唧。 自無般若性,乏欠波羅蜜。 把繩入草裏,自繫百年畢。 實是可憐許,冥冥不見日。 富兒雖空手,家中甚富溢。 自有無盡藏,不假外緣物。 周流用不窮,要者從理出。

詩偈 八

唐 · 龐藴

古時不異今,今時不異古。 生事日日滅,有所不能作。 世上乏錢財,守空無貨賂。 理詩日日新,朽宅時時故。 聞船未破漏,愛河須早渡。 出過三江口,逍遙神自悟。 損之又損之,俄成貝多樹。 臨行途路難,無船可相渡。 業老見閻公,沒你分疎處。 若見優曇花,處處無疑慮。

詩偈 九

唐 · 龐藴

世上蠢蠢者,相見只論錢,張三五百貫,李四有幾千,趙大折却本,五六太迍邅。 口常談三業,心中慾火然。 癡狼咬肚熱,貪鬼撮頭牽。 有脚復有足,開眼常睡眠。 羅剎同心腹,何日見青天。 青天不可見,地獄結因緣。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