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義淨唐

義淨,字文明,范陽人,俗姓張氏。咸亨初,往西域,徧歷三十餘國,經二十五年,求得梵本四百部,歸譯之。詩六首。

共 8 首诗词

作品

在西國懷王舍城

唐 · 義淨

遊,愁。 赤縣遠,丹思抽。 鷲嶺寒風駛,龍河激水流。 既喜朝聞日復日,不覺頹年秋更秋。 已畢耆山本願城難遇,終望持經振錫住神州。

與無行禪師同遊鷲嶺瞻奉既訖遐眺鄉關無任殷憂聊述所懷爲雜言詩

唐 · 義淨

觀化祇山頂,流睇古王城。 萬載池猶潔,千年苑尚清。 髣髴影堅路,摧殘廣脇𡺡。 七寶仙臺亡舊跡,四彩天花絕雨聲。 聲華日以遠,自恨生何晚。 既傷火宅眩中門,還嗟寶渚迷長坂。 步陟平郊望,心遊七海上。 擾擾三界溺邪津,渾渾萬品亡真匠。 唯有能仁獨圓悟,廓塵靜浪開玄路。 創逢肌命棄身城,更爲求人崩意樹。 持囊畢契戒珠淨,被甲要心忍衣固。 三祇不倦陵二車,一足忘勞超九數。 定瀲江清沐久結,智劍霜凝斬新霧。 無邊大劫無不脩,六時愍生遵六度。 度有流光功德收,金河示滅歸常住。 鶴林權唱演功周,聖徒往昔傳餘響。 龍宮秘典海中探,石室真言山處仰。 流教在茲辰,傳芳代有人。 沙河雪嶺迷朝徑,巨海鴻崖亂夜津。 入萬死,求一生。 投針偶穴非同喻,束馬懸車豈等程。 不徇今身樂,無祈後代榮。 誓捨危軀追勝義,咸希畢契傳燈情。 勞歌勿復陳,延眺且周巡。 東睇女巒留二迹,西馳鹿苑去三輪。 北睨舍城池尚在,南睎尊嶺穴猶存。 五峰秀,百池分。 粲粲鮮花明四曜,輝輝道樹鏡三春。 揚錫指山阿,攜步上祇陀。 既覩如來疊衣石,復觀天授迸餘峨。 佇靈鎮梵嶽,凝思遍生河。 金花逸掌儀前奉,芳蓋陵虛殿後過。 旋遶經行砌,目想如神契。 迴斯少福澗生津,共會龍華捨塵翳。

玄逵律師言離廣府還望桂林去留愴然自述贈懷

唐 · 義淨

標心之梵宇,運想入仙洲。 嬰痼乖同好,沈情阻若抽。 葉落乍難聚,情離不可收。 何日乘杯至,詳觀演法流。

余以咸亨元年在西京尋聽于時與幷部處一法師萊州弘禕論師更有三二諸德同契鷲嶺標心覺樹然而一公屬母親之年老遂懷戀於幷州禕師遇玄瞻於江寧乃敘情於安養玄逵既到廣府復阻先期唯與晉州小僧善行同去神州故友索爾分飛印度新知冥焉未會此時躑躅難以爲懷戲擬四愁聊題兩絕 一

唐 · 義淨

我行之數萬,愁緒百重思。 那教六尺影,獨步五天陲。

余以咸亨元年在西京尋聽于時與幷部處一法師萊州弘禕論師更有三二諸德同契鷲嶺標心覺樹然而一公屬母親之年老遂懷戀於幷州禕師遇玄瞻於江寧乃敘情於安養玄逵既到廣府復阻先期唯與晉州小僧善行同去神州故友索爾分飛印度新知冥焉未會此時躑躅難以爲懷戲擬四愁聊題兩絕 二

唐 · 義淨

上將可陵師,匹士志難移。 如論惜短命,何得滿長祇。

西域寺

唐 · 義淨

衆美仍羅列,羣英已古今。 也知生死分,那得不傷心。

道希法師求法西域終於菴摩羅跋國後因巡禮希公住房傷其不幸聊題一絕

唐 · 義淨

百苦忘勞獨進影,四恩在念契流通。 如何未盡傳燈志,溘然于此遇途窮。

題取經詩

唐 · 義淨

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 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 路遠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 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 (《四部叢刊》本宋法雲撰《翻譯名義集》卷七「續補譯師」條引唐義淨三藏詩。 《禪門諸祖師偈頌》卷下之下錄此爲「義淨三藏《誡看經》」。 )(按:《全唐詩》卷七八六收此詩於無名氏卷,注云:「載《翻譯名義集》,云唐義淨三藏作。 」岑仲勉先生《讀全唐詩札記》云:「按義淨詩今收十二函一冊,何不類附而別出於無名氏之下,豈編者未知義淨三藏即義淨歟。 然此詩祇據《翻譯名義集》錄,集又署名義淨三藏,終不得謂曰無名氏也。 」今承斯旨而重錄歸義淨名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