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程登吉明

共 33 首诗词

作品

天文

· 卷一
明 · 程登吉

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氣之輕清上浮者爲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爲地。日月五星,謂之七政;天地與人,謂之三才。日爲衆陽之宗,月乃太陰之象。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氣;月裏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風欲起而石燕飛,天將雨而商羊舞。旋風名爲羊角,閃電號曰雷鞭。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號。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車之女曰阿香。雲師系是豐隆,雪神乃是滕六。歘火、謝仙,俱掌雷火;飛廉、箕伯,悉是風神。 列缺乃電之神,望舒是月之御。甘霖、甘澍,僅指時雨;玄穹、彼蒼,悉稱上天。雪花飛六出,先兆豐年;日上已三竿,乃雲時晏。蜀犬吠日,比人所見甚稀;吳牛喘月,笑人畏懼過甚。 望切者,若雲霓之望;恩深者,如雨露之恩。參商二星,其出沒不相見;牛女兩宿,惟七夕一相逢。后羿妻,奔月宮而爲嫦娥;傅說死,其精神託於箕尾。披星戴月,謂早夜之奔馳;沐雨櫛風,謂風塵之勞苦。事非有意,譬如雲出無心;恩可遍施,乃曰陽春有腳。 饋物致敬,曰敢效獻曝之忱;託人轉移,曰全賴回天之力。感救死之恩,曰再造;誦再生之德,曰二天。勢易盡者若冰山,事相懸者如天壤。晨星謂賢人廖落,雷同謂言語相符。心多過慮,何異杞人憂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日。 如夏日之可畏,是謂趙盾;如冬日之可愛,是謂趙衰。齊婦含冤,三年不雨;鄒衍下獄,六月飛霜。父仇不共戴天,子道須當愛日。 盛世黎民,嬉遊於光天化日之下;太平天子,上召夫景星慶雲之祥。夏時大禹在位,上天雨金;春秋孝經既成,赤虹化玉。箕好風,畢好雨,比庶人願欲不同;風從虎,雲從龍,比君臣會合不偶。雨暘時若,系是休徵;天地交泰,稱斯盛世。

地輿

· 卷一
明 · 程登吉

黃帝畫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宇宙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稱謂各殊。北京原屬幽燕,金臺是其異號;南京原爲建業,金陵又是別名。浙江是武林之區,原爲越國;江西是豫章之地,又曰吳皋。福建省屬閩中,湖廣地名三楚。東魯西魯,即山東山西之分;東粵西粵,乃廣東廣西之域。河南在華夏之中,故曰中州;陝西即長安之地,原爲秦境。四川爲西蜀,雲南爲古滇。貴州省近蠻方,自古名爲黔地。 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此爲天下之五嶽;饒州之鄱陽,嶽州之青草,潤州之丹陽,鄂州之洞庭,蘇州之太湖,此爲天下之五湖。 金城湯池,謂城池之鞏固;礪山帶河,乃封建之誓盟。帝都曰京師,故鄉曰梓里。蓬萊弱水,惟飛仙可渡;方壺員嶠,乃仙子所居。滄海桑田,謂世事之多變;河清海晏,兆天下之昇平。水神曰馮夷,又曰陽侯,火神曰祝融,又曰回祿。海神曰海若,海眼曰尾閭。 望人包容曰海涵,謝人思澤曰河潤。無繫累者曰江湖散人,負豪氣者曰湖海之士。問舍求田,原無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憑空起事,謂之平地風波;獨立不移,謂之中流砥柱。黑子、彈丸,漫言至小之邑;咽喉、右臂,皆言要害之區。 獨立難持,曰一木焉能支大廈;英雄自恃,曰丸泥亦可封函關。事先敗而後成,曰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事將成而終止,曰爲山九仞,功虧一簣。以蠡測海,喻人之見小;精衛銜石,比人之徒勞。跋涉謂行路艱難,康莊謂道路平坦。磽地曰不毛之地,美田曰膏腴之田。 得物無所用,曰如獲石田;爲学己大成,曰诞登道岸。淄澠之滋味可辨,涇渭之清濁當分。泌水樂飢,隱居不仕;東山高臥,謝職求安。聖人出則黃河清,太守廉則越石見。美俗曰仁裏,惡俗曰互鄉。里名勝母,曾子不入;邑號朝歌,墨翟回車。 擊壤而歌,堯帝黎民之自得;讓畔而耕,文王百姓之相推。費長房有縮地之方,秦始皇有鞭石之法。堯有九年之水患,湯有七年之旱災。商鞅不仁而阡陌開,夏桀無道而伊洛竭。道不拾遺,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揚波,知中國有聖人。

歲時

· 卷一
明 · 程登吉

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戶更新。履端是初一元旦,人日是初七靈辰。元日獻君以《椒花頌》,爲祝遐齡;元日飲人以屠蘇酒,可除癘疫。新歲曰王春,去年曰客歲。 火樹銀花合,謂元宵燈火之輝煌;星橋鐵鎖開,調元夕金吾之不禁。二月朔爲中和節,三月三爲上巳辰。冬至百六是清明,立春五戊爲春社。寒食節是清明前一日,初伏日是夏至第三庚。四月乃是麥秋,端午卻爲蒲節。 六月六日,節名天貺;五月五日,序號天中。端陽競渡,吊屈原之溺水;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災。五戊雞豚宴社,處處飲治聾之酒;七夕牛女渡河,家家穿乞巧之針。中秋月朗,明皇親遊於月殿;九日風高,孟嘉帽落於龍山。秦人歲終祭神曰臘,故至今以十二月爲臘;故皇當年御諱曰政,故至今讀正月爲徵。 東方之神曰太皞,乘震而司春,甲乙屬木,木則旺於春,其色青,故春帝曰青帝。南方之神曰祝融,居高而司夏,丙丁屬火,火則旺於夏,其色赤,故夏帝曰赤帝。西方之神曰蓐收,當兌而司秋,庚辛屬金,金則旺於秋,其色白,故秋帝曰白帝。北方之神曰玄冥,乘坎而司冬,壬癸屬水,水則旺於冬,其色黑,放冬帝曰黑帝。中央戊己屬土,其色黃,故中央帝曰黃帝。 夏至一陰生,是以天時漸短;冬至一陽生,是以日晷初長。冬至到而葭灰飛,立秋至而梧葉落。上弦謂月圓其半,系初八、九;下弦謂月缺其半,系廿二、三。月光都盡謂之晦,三十日之名;月光復蘇謂之朔,初一日之號;月與日對謂之望,十五日之稱。初一是死魄,初二旁死魄,初三哉生明,十六始生魄。 翌日、詰朝,言皆明日;榖旦、吉旦,悉是良辰。片晌即謂片時,日曛乃雲日暮。疇昔、曩者,俱前日之謂;黎明、昧爽,皆將曙之時。月有三浣:初旬十日爲上浣,中旬十日爲中浣,下旬十日爲下浣;學足三餘:夜者日之餘,冬者歲之餘,雨者睛之餘。 以術愚人,曰朝三暮四;爲學求益,曰日就月將。焚膏繼晷,日夜辛勤;俾晝作夜,晨昏顛倒。自愧無成,曰虛延歲月;與人共語,曰少敘寒暄。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厭者,世態炎涼。週末無寒年,因東周之懦弱;秦亡無燠歲,由嬴氏之兇殘。泰階星平曰泰平,時序調和曰玉燭。歲歉曰饑饉之歲,年豐曰大有之年。唐德宗之饑年,醉人爲瑞;梁惠王之凶歲,野莩堪憐。 豐年玉,荒年穀,言人品之可珍;薪如桂,食如玉,言薪米之騰貴。春祈秋報,農夫之常規;夜寐夙興,吾人之勤事。韶華不再,吾輩須當惜陰;日月其除,志士正宜待旦。

朝廷

· 卷一
明 · 程登吉

三皇爲皇,五帝爲帝。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天子天下之主,諸侯一國之君。官天下,乃以位讓賢;家天下,是以位傳子。陛下尊稱天子,殿下尊重宗藩。皇帝即位曰龍飛,人臣覲君曰虎拜。 皇帝之言,謂之綸音;皇后之命,乃稱懿旨。椒房是皇后所居,楓宸乃人君所蒞。天子尊崇,故稱元首;臣鄰輔翼,故日股肱。龍之種,麟之角,俱譽宗藩;君之儲,國之貳,首稱太子。帝子爰立青宮,帝印乃是玉璽。 宗室之派,演於天潢;帝胄之譜,名爲玉牒。前星耀彩,共祝太子以千秋;嵩嶽效靈,三呼天子以萬歲。神器大寶,皆言帝位;妃嬪媵嬙,總是宮娥。姜後脫簪而待罪,世稱哲後;馬后練服以鳴儉,共仰賢妃。唐放勳德配昊天,遂動華封之三祝;漢太子恩覃少海,乃興樂府之四歌。

文臣

· 卷一
明 · 程登吉

帝王有出震向離之象,大臣有補天浴日之功。三公上應三臺,郎官上應列宿。宰相位居臺鉉,吏部職掌銓衡。吏部天官大冢宰,戶部地官大司徒。禮部春官大宗伯,兵部夏官大司馬。刑部秋官大司寇,工部冬官大司空。 都憲中丞,都御史之號;內翰學士,翰林院之稱。天使譽稱行人,司成尊稱祭酒。稱都堂曰大撫臺,稱巡按曰大柱史。方伯、藩侯,左右佈政之號;憲臺、廉憲,提刑按察之稱。宗師稱爲大文衡,副使稱爲大憲副。郡侯、邦伯,知府名尊;郡丞、貳候,同知譽美。郡宰、別駕,乃稱通判;司理、豸史,讚美推官。刺史、州牧,乃知州之兩號;豸史、臺諫,即知縣之以稱。鄉宦曰鄉紳,農官曰田畯。鈞座、臺座,皆稱仕宦;帳下、麾下,並美武官。秩官既分九品,命婦亦有七階。一品曰夫人,二品亦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婦人受封曰金花誥,狀元報捷曰紫泥封。唐玄宗以金甌覆宰相之名,宋真宗以美珠箝諫臣之口。金馬玉堂,羨翰林之聲價;朱幡皁蓋,仰郡守之威儀。臺輔曰紫閣名公,知府曰黃堂太守。府尹之祿二千石,太守之馬五花驄。代天巡狩,贊稱巡按;指日高升,預賀官僚。 初到任曰下車,告致仕曰解組。藩垣屏翰,方伯猶古諸侯之國;墨綬銅章,令尹即古子男之幫。太監掌閹門之禁令,放曰閹宦;朝臣皆縉笏於紳間,故曰縉紳。蕭曹相漢高,曾爲刀筆吏;汲黯相漢武,真是社稷臣。 召伯布文王之政,嘗合甘棠之下,後人思其遺愛,不忍伐其樹;孔明有王佐之才,嘗隱草廬之中,先主慕其令名,乃三顧其廬。魚頭參政,魯宗道秉性骨鯁;伴食宰相,盧懷慎居位無能。王德用,人稱黑王相公;趙清獻,世號鐵面御史。漢劉寬責民,蒲鞭示辱;項仲山潔己,飲馬投錢。 李善感直言不諱,竟稱鳴鳳朝陽;漢張綱彈劾無私,直斥豺狼當道。民愛鄧侯之政,挽之不留;人言謝令之貪,推之不去。廉範守蜀郡,民歌五褲;張堪守漁陽,麥穗兩歧。 魯恭爲中牟令,桑下有馴雉之異;郭汲爲幷州守,兒童有竹馬之迎。鮮于子駿,寧非一路福星;司馬溫公,真是萬家生佛。鸞鳳不棲枳棘,羨仇香之爲主簿;河陽遍種桃花,乃潘岳之爲縣官。劉昆宰江陵,昔日反風滅火;龔遂守渤海,令民賣刀買牛。此皆德政可歌,是以令名攸著。

武職

· 卷一
明 · 程登吉

韓柳歐蘇,固文人之最著;起翦頗牧,乃武將之多奇。范仲淹胸中具數萬甲兵,楚項羽江東有八千子弟。孫臏吳起,將略堪誇;穰苴尉繚,兵機莫測。姜太公有《六韜》,黃石公有《三略》。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毛遂譏衆,碌碌無奇。 大將曰干城,武士曰武弁。都督稱爲大鎮國,總兵稱爲大總戎。都閫即是都司,參戎即是參將。千戶有戶侯之仰,百戶有百宰之稱。以車爲戶曰轅門,顯揭戰功曰露布。下殺上謂之弒,上伐下謂之徵。 交鋒爲對壘,求和曰求成。戰勝而回,謂之凱旋;戰敗而走,謂之奔北。爲君泄恨曰敵愾;爲國救難曰勤王。膽破心寒,比敵人懾服之狀;風聲鶴唳,驚士卒敗北之魂。 漢馮異當論功,獨立大樹下,不誇己績;漢文帝嘗勞軍,親倖細柳營,按轡徐行。苻堅自誇將廣,投鞭可以斷流;毛遂自薦才奇,處囊便當脫穎。羞與噲等伍,韓信降作淮陰;無面見江東,項羽羞歸故里。韓信受胯下之辱,張良有進履之謙。衛青爲牧豬之奴,樊噲爲屠狗之輩。求士莫求全,毋以二卵棄干城之將;用人如用木,毋以寸朽棄連抱之材。總之君子之身,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自古英雄,難以枚舉;欲詳將略,須讀《武經》。

祖孫父子

· 卷二
明 · 程登吉

何謂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何謂九族?高、曾、祖、考、已身、子、孫、曾、玄。始祖曰鼻祖,遠孫曰耳孫。父子創造,曰肯構肯堂;父子俱賢,曰是父是子。祖稱王父,父曰嚴君。父母俱存,謂之椿萱並茂;子孫發達,謂之蘭桂騰芳。 橋木高而仰,似父之道;梓木低而俯,如子之卑。不癡不聾,不作阿家阿翁;得親順親,方可爲人爲子。蓋父愆,名爲千蠱;育義子,乃曰螟蛉。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羨孫權之語;生子須如李亞子,朱溫嘆存勖之詞。菽水承歡,貧士養親之樂;義方是訓,父親教子之嚴。 紹箕裘,子承父業;恢先緒,子振家聲。具慶下,父母俱存;重慶下,祖父俱在。燕翼貽謀,乃稱裕後之祖;克繩祖武,是稱象賢之孫。稱人有令子,曰鱗趾呈祥;稱宦有賢郎,曰鳳毛濟美。弒父自立,隋楊廣之天性何存;殺子媚君,齊易牙之人心何在。 分甘以娛目,王羲之弄孫自樂;問安惟點頷,郭子儀厥孫最多。和丸教子,仲郢母之賢;戲綵娛親,老萊子之孝。毛義捧檄,爲親之存;伯俞位杖,因母之老。慈母望子,倚門倚閭;遊子思親,陟岵陟屺。 愛無差等,曰兄子如鄰子;分有相同,曰吾翁即若翁。長男爲主器,令子可克家。子光前曰充閭,子過父曰跨竈。寧馨英畏,皆是羨人之兒;國器掌珠,悉是稱人之子。可愛者子孫之多,若螽斯之蟄蟄;堪羨者後人之盛,如瓜瓞之綿綿。

兄弟

· 卷二
明 · 程登吉

天下無不是底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須貽同氣之光,無傷手足之雅。玉昆金友,羨兄弟之俱賢;伯壎仲篪,謂聲氣之相應。兄弟既翕,謂之花萼相輝;兄弟聯芳,謂之棠棣競秀。患難相顧,似鶺鴒之在原;手足分離,如雁行之折翼。 元方季方俱盛德,祖太丘稱爲難弟難兄;宋郊宋祁俱中元,當時人號爲大宋小宋。荀氏兄弟,得八龍之佳譽;河東伯仲,有三鳳之美名。東征破斧,周公大義滅親;遇賊爭死,趙孝以身代弟。煮豆燃萁,謂其相害;斗粟尺布,譏其不容。 兄弟鬩牆,謂兄弟之鬥狠;天生羽翼,謂兄弟之相親。姜家大被以同眠,宋君灼艾而分痛。田氏分財,忽瘁庭前之荊樹;夷齊讓國,共採首陽之蕨薇。雖曰安寧之日,不如友生;其實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夫婦

· 卷二
明 · 程登吉

孤陰則不生,獨陽則不長,故天地配以陰陽;男以女爲室,女以男爲家,故人生偶以夫婦。陰陽和而後雨澤降,夫婦和而後家道成。夫謂妻曰拙荊,又曰內子;妻稱夫曰藁砧,又曰良人。賀人娶妻,曰榮偕伉儷;留物與妻,曰歸遺細君。 受室即是娶妻,納寵謂人娶妾。正妻謂之嫡,衆妾謂之庶。稱人妻曰尊夫人,稱人妾曰如夫人。結髮系是初婚,續絃乃是再娶。婦人重婚曰再醮,男子無偶曰鰥居。 如鼓瑟琴,夫妻好合之謂;琴瑟不調,夫婦反目之詞。牝雞司晨,比婦人之主事;河東獅吼,譏男子之畏妻。殺妻求將,吳起何其忍心;蒸梨出妻,曾子善全孝道。張敞爲妻畫眉,媚態可哂;董氏爲夫封發,貞節堪誇。冀郤缺夫妻,相敬如賓;陳仲子夫婦,灌園食力。 不棄槽糠,宋弘回光武之語;舉案齊眉,梁鴻配孟光之賢。蘇蕙織迴文,樂昌分破鏡,是夫婦之生離;張瞻炊臼夢,莊子鼓盆歌,是夫婦之死別。鮑宣之妻,提甕出汲,雅得順從之道;齊御之妻,窺御激夫,可稱內助之賢。 可怪者買臣之妻,因貧求去,不思覆水難收;可醜者相如之妻,夤夜私奔,但識絲桐有意。要知身修而後家齊,夫義自然婦順。

叔侄

· 卷二
明 · 程登吉

曰諸父,曰亞父,皆叔父之輩;曰猶子,曰比兒,俱侄兒之稱。阿大中郎,道韞雅稱叔父;吾家龍文,楊素比美侄兒。烏衣諸郎君,江東稱王謝之子弟;吾家千里駒,符堅羨苻朗爲侄兒。竹林叔侄之稱,蘭玉子侄之譽。 存侄棄兒,悲伯道之無後;視叔猶父,羨公綽之居官。盧邁無兒,以侄而主身之後;張範遇賊,以子而代侄之生。

師生

· 卷二
明 · 程登吉

馬融設絳帳,前授生徒,後列女樂;孔子居杏壇,賢人七十,弟子三千。稱教館曰設帳,又回振鐸;謙教館曰餬口,又曰舌耕。師曰西賓,師席曰函丈;學曰家塾,學俸日束脩。桃李在公門,稱人弟子之多;首蓿長闌干,奉師飲食之薄。 冰生於水而寒於水,比學生過於先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謂弟子優於師傅。未得及門,曰宮牆外望;稱得祕授,曰衣鉢真傳。人稱楊震爲關西夫子,世稱賀循爲當世儒宗。負笈千里,蘇章從師之殷;立雪程門,遊楊敬師之至。弟子稱師之善教,曰如坐春風之中;學業感師之造成,曰仰沾時雨之化。

朋友賓主

· 卷二
明 · 程登吉

取善輔仁,皆資朋友;往來交際,迭爲主賓。爾我同心,曰金蘭;朋友相資,日麗澤。東家曰東主,師傅曰西賓。父所交遊,尊爲父執;己所共事,謂之同袍。心志相孚爲莫逆,老幼相交曰忘年。刎頸交,相如與廉頗;總角好,孫策與周瑜。 膠漆相投,陳重之與雷義;雞黍之約,元伯之與巨卿。與善人交,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交,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肝膽相照,斯爲腹心之友;意氣不孚,謂之口頭之交。彼此不合,謂之參商;爾我相仇,如同冰炭。民之失德,乾餱以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落月屋梁,相思顏色;暮雲春樹,想望丰儀。 王陽在位,貢禹彈冠以待薦;杜伯非罪,左儒寧死不徇君。分首判袂,敘別之辭;擁彗掃門,迎迓之敬。陸凱折梅逢驛使,聊寄江南一枝春;王維折柳贈行人,遂唱《陽關三疊》曲。頻來無忌,乃雲入慕之賓;不請自來,謂之不速之客。醴酒不設,楚王戊待土之意怠;投轄於井,漢陳遵留客之心誠。 蔡邕倒屣以迎賓,周公握髮而待士。陳蕃器重徐稚,下榻相延;孔子道遇程生,傾蓋而語。伯牙絕弦失子期,更無知音之輩;管寧割席拒華歆,調非同志之人。分金多與,鮑叔獨知管仲之貧;綈袍垂愛,須賈深憐範叔之窘。要知主賓聯以情,須盡東南之美;朋友合以義,當展切偲之誠。

婚姻

· 卷二
明 · 程登吉

良緣由夙締,佳偶自天成。蹇修與柯人,皆是煤妁之號;冰人與掌判,悉是傳言之人。禮須六禮之周,好合二姓之好。女嫁曰于歸,男婚日完娶。 婚姻論財,夷虜之道;同姓不婚,周禮則然。女家受聘禮,謂之許纓;新婦謁祖先,謂之廟見。文定納采,皆爲行聘之名;女嫁男婚,謂了子平之願。聘儀日雁幣,卜妻曰鳳占。成婚之日曰星期,傳命之人曰月老。下采即是納幣,合巹系是交杯。 執巾櫛,奉箕帚,皆女家自謙之詞;嫺姆訓,習《內則》,皆男家稱女之說。綠窗是貧女之室,紅樓是富女之居。姚夭謂婚姻之及時.摽梅謂婚期之已過。御溝題葉,於祐始得宮娥;繡幕牽絲,元振幸獲美女。漢武與景帝論婦,欲將金屋貯嬌;韋固與月老論婚,始知赤繩繫足。 朱陳一村而結好,秦晉兩國以聯姻。藍田種玉,雍伯之緣;寶窗選婚,林甫之女。架鵲橋以渡河,牛女相會;射雀屏而中目,唐高得妻。至若禮重親迎,所以正人倫之始;《詩》首好逑,所以崇王化之原。

女子

· 卷二
明 · 程登吉

男子稟乾之剛,女子配坤之順。賢后稱女中堯舜,烈女稱女中丈夫。曰閨秀,曰淑媛,皆稱賢女;曰閫範,曰懿德,並美佳人。婦主中饋,烹治飲食之名;女子歸寧,回家省親之謂。何謂三從,從父從夫從子;何謂四德,婦德婦言婦工婦容。 周家母儀,太王有周姜,王季有太妊,文王有太姒;三代亡國,夏桀以妹喜,商紂以妲已,周幽以褒姒。蘭蕙質,柳絮才,皆女人之美譽;冰雪心,柏舟操,悉孀婦之清聲。女貌嬌嬈,謂之尤物;婦容妖媚,實可傾城。 潘妃步朵朵蓮花,小蠻腰纖纖楊柳。張麗華髮光可鑑,吳絳仙秀色可餐。麗娟氣馥如蘭,呵氣結成香霧;太真淚紅於血,滴時更結紅冰。孟光力大,石臼可擎;飛燕身輕,掌上可舞。 至若緹縈上書而救父,盧氏冒刃而衛姑,此女之孝者;侃母截髮以延賓,村媼殺雞而謝客,此女之賢者;韓玖英恐賊穢而自投於穢,陳仲妻恐隕德而寧隕於崖,此女之烈者;王凝妻被牽,斷臂投地;曹令女誓志,引刀割鼻,此女之節者;曹大家續完《漢》帙,徐惠妃援筆成文,此女之才者;戴女之練裳竹笥,孟光之荊釵裙布,此女之貧者;柳氏禿妃之髮,郭氏絕夫之嗣,此女之妒者;賈女偷韓壽之香,齊女致襖廟之毀,此女之淫者。東施效顰而可厭,無鹽刻畫以難堪,此女之醜者。 自古貞淫各異,人生妍醜不齊。是故生菩薩、九子母、鳩盤荼,謂婦態之更變可畏;錢樹子、一點紅、無廉恥,謂青樓之妓女殊名。此固不列於人羣,亦可附之以博笑。

外戚

· 卷二
明 · 程登吉

帝女乃公侯主婚,故有公主之稱;帝婿非正駕之車,乃是附馬之職。郡主縣君,皆宗女之謂;儀賓國賓,皆宗婿之稱。舊好曰通家,好親日懿戚。冰清玉潤,丈人女婿同榮;泰水泰山,岳母岳父兩號。新婿曰嬌客,貴婿日乘龍。 贅婚曰館甥,賢婿曰快婿。凡屬東牀,俱稱半子。女子號門楣,唐貴妃有光於父母;外甥稱宅相,晉魏舒期報於母家。共敘舊姻,曰原有瓜葛之親;自謙劣戚,曰忝在霞莩之末。大喬小喬,皆姨夫之號;連襟連袂,亦姨夫之稱。蒹葭依玉樹,自謙借戚屬之光;蔦蘿施喬松,自幸得依附之所。

老幼壽誕

· 卷二
明 · 程登吉

不凡之子,必異其生;大德之人,必得其壽。稱人生日,曰初度之辰;賀人逢旬,曰生申令旦。三朝洗兒,曰湯餅之會;週歲試嬰,曰晬盤之期。男生辰曰懸弧令旦,女生辰曰設帨佳辰。賀人生子,曰嵩嶽降神;自謙生女,曰緩急非益。生子曰弄璋,生女曰弄瓦。 夢熊夢羆,男子之兆;夢虺夢蛇,女子之祥。夢蘭叶吉兆,鄭燕姞生穆公之奇;英物試啼聲,晉溫嶠聞聲知桓公之異。姜嫄生稷,履大人之跡而有娠;簡狄生契,吞玄鳥之卵而葉孕。鱗吐玉書,天生孔子之瑞;王燕投懷,夢孕張說之奇。弗陵太子,懷胎十四月而始生;老子道君,在孕八十一年而始誕。 晚年得子,調之老蚌生珠;暮歲登科,正是龍頭屬老。賀男壽曰南極星輝,賀女壽曰中天婺煥。松柏節操,美其壽元之耐久;桑榆晚景,自謙老景之無多。矍鑠稱人康健,聵眊自謙衰頹。黃髮兒齒,有壽之徵;龍鍾潦倒,年高之狀。日月逾邁,徒自傷悲;春秋幾何,問人壽算。 稱少年曰春秋鼎盛,羨高年曰齒德俱尊。行年五十,當知四十九年之非;在世百年,那有三萬六千日之樂。百歲曰上壽,八十曰中壽,六十曰下壽;八十日耋,九十曰耄,百歲曰期頤。童子十歲就外傅,十三舞勺,成童舞象;老者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後生固爲可畏,而高年尤是當尊。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