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裴休唐

裴休,字公美,濟源人。登進士第,舉賢良方正異等,擢累監察御史、兵部侍郎。大中中,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詩二首。 裴休字公美,濟源執行。補詩一首。 清教,咸通以前僧人。詩二句。(《全唐詩》無清教詩)

共 12 首诗词

作品

題泐潭

唐 · 裴休

泐潭形勝地,祖塔在雲湄。 浩劫有窮日,真風無墜時。 歲華空自老,消息竟誰知。 到此輕塵慮,功名自可遺。

贈黃蘖山僧希運

唐 · 裴休

曾傳達士心中印,額有圓珠七尺身。 挂錫十年棲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濱。 一千龍象隨高步,萬里香華結勝因。 擬欲事師爲弟子,不知將法付何人。

唐 · 裴休

。

太平興龍寺詩(題擬)

唐 · 裴休

麟臺朝士辭書府,鳯闕禪宗出帝京。 當堰雙林親惠遠,行過五老訪淵明。 白衣居士輕班爵,敗衲高僧薄世情。 引得病夫無外想,一身師事竺先生。 (見《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九。 十八陽。 江字(七函六十四冊)。 餘參閱本書卷三崔融詩附注。 此詩又見《吉石庵叢書》本陳舜俞《廬山記》卷四,原題甚長。 岑仲勉《唐方鎮年表正補》考證應爲裴坦作,是。 另詳《全唐詩續拾》卷三十二。 )。

題銅官山廟(靈祐王祠在銅官山)

唐 · 裴休

潯陽賢太守,遺廟古溪邊。 樹影入流水,石門當洞天。 幡花凝寶座,香案儼爐煙。 若到千年後,重修事宛然。 (《嘉靖銅陵縣志》八、又《嘉靖池州府志》五)。

白鹿寺釋迦瑞相詩

唐 · 裴休

無相無虧有相圓,多生檀越種因緣。 三千境見閻浮土,丈六身留兜率天。 紺目輝騰滄海月,玉毫光射寶爐煙。 道人參到非非處,不是丹霞破佛禪。 (《同治湖南通志》二三八《方外志·寺觀·益陽縣》)。

白水洞飛泉

唐 · 裴休

靈泉何太高,北斗想可挹。 淩日五色雲,直偪千仞急。 白虹下飲澗,寒劍倚天立。 閃電不得瞬,長雷無敢蟄。 萬丈石崖坼,一道林巒濕。 險偪飛瀉墜,冷心山鬼泣。 須當截海去,濁浪不相入。 (見乾隆十二年刊張雄圖纂《長沙府志》卷四五、光緒《湖南通志》卷四《山川》二。 )。

延慶化城寺

唐 · 裴休

平生志在野雲深,建立精藍大用心。 須達買園充聖地,祗陁施樹不收金。 鳴鐘尚息刀輪苦,下擊三塗地獄音。 爲報往來遊翫者,園林常住勿相侵。 (見道光五年刊方履籛編《河內縣志》卷二十)(〖1〗《河內縣志》云此詩石刻爲正書,在河內懸,題下署裴相公詩,詩末題一行:「唐長興四年癸巳主僧惠□立石。 」縣志作者附跋云:「裴公美本濟源人,常讀書野寺中,茲化城寺近其所居,故亦勒其詩。 然考此詩殊不似唐人作,疑即梵徒託名爲也。 」今按:此跋既謂裴休爲鄰縣人,有作詩可能,復疑其僞,立論不免牴牾。 石刻既爲後唐時立,休亦一生佞佛者,《景德傳燈錄》至爲其立傳,此詩與贈希運一詩相類,可決其非後世梵僧所僞撰。 又乾隆五十三年刊《濟源縣志》卷十六亦收此詩,題作《書留延慶化城寺壁》。 )。

頌黃陵斷際禪師(題擬)

唐 · 裴休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繫一場。 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四八冊裴休撰《黃陵斷際禪師宛陵錄》)。

武林石橋亭

唐 · 裴休

山斷石爲橋。 (見宋施諤撰《淳祐臨安志》殘本卷八)(按:影宋蜀刻《張承吉文集》卷八《題天竺寺》有此句。 )。

句 一

唐 · 裴休

雷電下嵩陰。

句 二

唐 · 裴休

香連隣舍像。 (見《唐詩紀事》卷四九引《酉陽雜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