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山民,宋亡遁跡隠淪,所至好題詠,自稱山民。同時李生喬歎其不愧乃祖文忠西山(真德秀),人們於是疑其姓真。或云名桂芳,括蒼(今浙江麗水西)人,宋末進士。亦無確考。有《真山民詩集》。事見《宋季忠義錄》卷一五。 真山民詩,以明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三家集·真山民詩集》爲底本,校以清嘉慶祝昌泰刻本(有傅增湘校并跋,簡稱嘉慶校)、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共 122 首诗词
松桂小菟裘,山扉幽更幽。 蜂王衙早晚,燕子社春秋。 鬢禿難遮老,心寬不貯愁。 年來把鋤手,無復揖公侯。
餘凍雪初乾,初晴日驟暄。 人心新歲月,春意舊乾坤。 煙碧柳生色,燒青草返魂。 東風無厚薄,隨例到衡門。
一閣納萬象,危闌俯渺茫。 白沙難認月,黄葉易爲霜。 宿鳥投烟嶼,歸樵趁野航。 孤吟誰是伴,漁笛起滄浪。
爲厭市喧雜,携詩來此吟。 鳥聲山路靜,花影寺門深。 樓閣莊嚴界,池塘清浄心。 松風亦好事,送客出前林。
行盡山頭路,江空带夕暉。 風蟬聲不定,水鳥影同飛。 蕭散烏藤杖,輕鬖白苧衣。 試呼垂釣者,分我半苔磯。
竹扉蒼蘚牆,林下小丹房。 風定香烟直,月斜簾影長。 瀹茶泉味別,點易露痕香。 安得棲塵外,求師却老方。
春光潑眼明,占勝得新亭。 棠醉風扶起,柳眠鶑喚醒。 非無盃泛綠,安得鬢皆青。 且事日爲樂,歌聲莫暫停。
怕礙清風入,丁寧莫下簾。 地皆宜避暑,人自要趨炎。 竹色水千頃,松聲風四簷。 此中有幽致,多取未傷廉。
獨坐本無况,凄凉更旅中。 檻低簷礙月,窗破紙吟風。 鄰館笛三弄,譙樓鼓二通。 半觴聊自適,新荔擘輕紅。
長夜更難曉,天寒吟思清。 夢魂山館枕,燈影雪窗檠。 守拙踈生理,安貧識世情。 凄風響簷竹,豈是不平聲。
日暮片帆落,渡頭生暝烟。 與鷗分渚泊,邀月共船眠。 燈影漁舟外,湍聲客枕邊。 離懷正無奈,況復聽啼鵑。
蒲團一榻上,坐到夜將分。 窗月燈昏見,巖泉雨歇聞。 茶甌勝飲酒,禪語當論文。 只恐紅塵跡,涴師松下雲。
寒齋淡無味,孤坐思悠悠。 時事三緘口,年光一轉頭。 有書遮老眼,無藥療閒愁。 假使丹心在,衰遲也合休。
韶光今幾許,我欲問流鶑。 花影掃不去,草根鋤又生。 心空諸妄息,身老萬緣輕。 正是春風好,幽蘭不肯爭。
出門誰是伴,只約瘦藤行。 一二里山徑,兩三聲曉鶑。 亂峰相出沒,初日乍陰晴。 僧舍在何許,隔林鐘磬清。
好山多在眼,塵事少關心。 風竹有聲畫,石泉無操琴。 許猿分野果,留鶴守雲林。 不是閒邊客,誰來此地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