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張籍唐

張籍,字文昌,蘇州吳人,或曰和州烏江人。貞元十五年登進士第,授太常寺太祝。久之,遷祕書郎。韓愈薦爲國子博士,歷水部員外郎、主客郎中。當時有名士皆與游,而愈賢重之。籍爲詩長于樂府,多警句,仕終國子司業。詩集七卷,今編爲五卷。

共 490 首诗词

作品

鼓吹曲辭 朱鷺

唐 · 張籍

翩翩兮朱鷺,來汎春塘棲綠樹。 羽毛如翦色如染,遠飛欲下雙翅斂。 避人引子入深壍,動處水紋開灩灩。 誰知豪家網爾軀,不如飲啄江海隅。

橫吹曲辭 隴頭

唐 · 張籍

隴頭已斷人不行,胡騎夜入涼州城。 漢家處處格鬬死,一朝盡沒隴西地。 驅我邊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國養子孫,今著氈裘學胡語。 誰能更使李輕車,收取涼州屬漢家。

橫吹曲辭 出塞

唐 · 張籍

秋塞雪初下,將軍遠出師。 分營長記火,放馬不收旗。 月冷邊帳溼,沙昏夜探遲。 征人皆白首,誰見滅胡時。

橫吹曲辭 望行人

唐 · 張籍

秋風窗下起,旅雁向南飛。 日日出門望,家家行客歸。 無因見邊使,空待寄寒衣。 獨閉青樓暮,煙深鳥雀稀。

橫吹曲辭 關山月

唐 · 張籍

秋月朗朗關山上,山中行人馬蹄響。 關山秋來雨雪多,行人見月唱邊歌。 海邊漠漠天氣白,胡兒夜度黃龍磧。 軍中探騎暮出城,伏兵暗處低旌戟。 溪水連地霜草平,野駞尋水磧中鳴。 隴頭風急雁不下,沙場苦戰多流星。 可憐萬國關山道,年年戰骨多秋草。

相和歌辭 江南曲

唐 · 張籍

江南人家多橘樹,吳姬舟上織白紵。 土地卑溼饒蟲蛇,連木爲牌入江住。 江村亥日長爲市,落帆渡橋來浦裏。 青莎覆城竹爲屋,無井家家飲潮水。 長江午日酤春酒,高高酒旗懸江口。 倡樓兩岸懸水柵,夜唱竹枝留北客。 江南風土歡樂多,悠悠處處盡經過。

相和歌辭 楚妃歎

唐 · 張籍

湘雲初起江沈沈,君王遙在雲夢林。 江南雨多旌旗暗,臺下朝朝春水深。 章華殿前朝萬國,君心獨自終無極。 楚兵滿地能逐禽,誰用一身繼筋力。 西江若飜雲夢中,麋鹿死盡應還宮。

相和歌辭 楚妃怨

唐 · 張籍

梧桐葉下黃金井,橫架轆轤牽素綆。 美人初起天未明,手拂銀缾秋水冷。

相和歌辭 短歌行

唐 · 張籍

青天蕩蕩高且虛,上有白日無根株。 流光暫出還入地,催我少年不須臾。 與君相逢不寂寞,衰老不復如今樂。 玉卮盛酒置君前,再拜願君千萬年。

相和歌辭 猛虎行

唐 · 張籍

南山北山樹冥冥,猛虎白日繞林行。 向晚一身當道食,山中麋鹿盡無聲。 年年養子在深谷,雌雄上山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長向村家取黃犢。 五陵年少不敢射,空來林下看行跡。

相和歌辭 董逃行

唐 · 張籍

洛陽城頭火曈曈,亂兵燒我天子宮。 宮城南面有深山,盡將老幼藏其間。 重巖爲屋橡爲食,丁男夜行候消息。 聞道官軍猶掠人,舊里如今歸未得。 董逃行,漢家幾時重太平。

相和歌辭 白頭吟

唐 · 張籍

請君膝上琴,彈我白頭吟。 憶昔君前嬌笑語,兩情宛轉如縈素。 宮中爲我起高樓,更開華池種芳樹。 春天百草秋始衰,棄我不待白頭時。 羅襦玉珥色未暗,今朝已道不相宜。 揚州青銅作明鏡,暗中持照不見影。 人心回互自無窮,眼前好惡那能定。 君恩已去若再返,菖蒲花生月長滿。

相和歌辭 烏棲曲

唐 · 張籍

西山作宮潮滿池,宮烏曉鳴茱萸枝。 吳姬自唱采蓮曲,君王昨夜舟中宿。

相和歌辭 賈客樂

唐 · 張籍

金陵向西賈客多,船中生長樂風波。 欲發移船近江口,船頭祭神各澆酒。 停杯共說遠行期,入蜀經蠻遠別離。 金多衆中爲上客,夜夜算緡眠獨遲。 秋江初月猩猩語,孤帆夜發滿湘渚。 水工持檝防暗灘,直過山邊及前侶。 年年逐利西復東,姓名不在縣籍中。 農夫稅多長辛苦,棄業長爲販賣翁。

相和歌辭 采蓮曲

唐 · 張籍

秋江岸邊蓮子多,采蓮女兒凭船歌。 青房圓實齊戢戢,爭前競折蕩漾波。 試牽綠莖下尋藕,斷處絲多刺傷手。 白練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釵妝梳淺。 船中未滿度前洲,借問誰家家住遠。 歸時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還蕩槳。

舞曲歌辭 白紵歌

唐 · 張籍

皎皎白紵白且鮮,將作春衫稱少年。 裁縫長短不能定,自持刀尺向姑前。 復恐蘭膏汙纖指,常遣傍人收墮珥。 衣裳著時寒食下,還把玉鞭鞭白馬。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