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中国诗词
首页诗词朝代作者古诗文集
关于

王奕宋

王奕,字伯敬,玉山(今屬江西)人。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入太學,官玉山教諭。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破臨安,棄官入玉斗山,結屋授徒,因號玉斗山人,學者稱斗山先生。有《斗山文集》十二卷、《梅巖雜詠》七卷,已佚。今存《東行斐稿》(一名《玉斗山人集》)三卷,系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一二八九)率同鄉學子東行赴魯祭孔往返紀行之作。事見清道光《冰溪王氏宗譜》卷三(藏江西玉山文化館)。 王奕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玉斗山人集》爲底本。校以《冰溪王氏宗譜·斗山文集》(簡稱譜本)。校本多出詩四首,附于卷末。

共 136 首诗词

作品

祖庭觀丁歌

宋 · 王奕

吾祖河汾文中氏,受恩未報夫子靈。 末孫願言無忝爾,幸際天地還清寧。 奔波水陸數千里,袖香今得拜祖庭。 天欲使觀周禮在,時哉巧值開上丁。 北方學者曹博士,新膺上命來交承。 聖門不敢負所學,事事必欲行六經。 爾時己丑八月朔,大中門闢天微明。 左開毓粹右觀德,燈毬燦爛交流星。 奎文閣下爇柴燎,柏林鳩鵲爭飛鳴。 金絲堂前班引出,笙鏞隠隠金石聲。 三氏諸孫列左右,皎潔宿鷺排圓汀。 各崇尊長例就位,深衣徵及江南生。 禮官三請詣磬所,朱扉咿𠵣開中扃。 太常金樂交佚奏,秩秩籩豆環簪纓。 首從先聖告祝後,鄒兖次第彝罇傾。 却詣齊國父母廟,泗沂分配隨重輕。 五賢推尊孔道者,俎豆亦得陳其誠。 春秋天下祀文廟,太常四丁惟魯行。 青衿白髮老學校,觀丁未有如斯榮。 儼然清都聽雅樂,耳目變換心神驚。 南門禮畢飲福胙,公堂交錯飛兕觴。 飲餘獨立杏壇下,予懷縹緲欣嘅并。 恭惟素王師萬世,道如日月行天晴。 幾年讀易坐甕牖,景仰闕里真蓬瀛。 誰令溟渤化清淺,溫凉親得瞻儀形。 吁嗟麟踣鳳不至,青霄栩栩飛梁楹。 想當削跡伐木日,諾仕委曲隨人情。 不知無可無不可,與時潛躍無將迎。 君臣大義要不廢,豈應絃轍俱紛更。 匡圍宋害走列國,哀誄漢祠垂千齡。 誰云木壞文寖喪,墓林楷理猶縱橫。 文謨武烈悉斯燼,春秋無復陳嘗蒸。 皇王帝伯禪林休,尼山泗水常朝廷。 孔林黄屋已八至,功與泰山爭崢嶸。 惜哉祥符天子幸,生晚不得隨公卿。 封疆萬里撤私町,冠珮此夕仰大成。 八表雲昏塵瞇目,仲孫宣子視獨瞠。 觀周反魯學益進,矇與瞍語聞驚霆。 兩生此日既見聖,中道未有傾蓋程。 簞瓢道不在房杜,深慚禮樂孤汾亭。 歸與玉斗授論語,願與諸子歌菁菁。 庶乎可以報罔極,蠢生未必終頑冥。 斐然成歌記祀事,刊作學者座右銘。

八月八日偕廟學教授曹彥禮及孔顔孟三氏諸孫童齊集遊逵泉到沂水緬想風雩之樂余乃浴沂作詠歸歌

宋 · 王奕

浴乎沂,潄乎逵,晞予髮兮二水之湄。 風飄飄兮吹衣,高門出兮雩門歸。 千八百年之下兮何時,得躡遐蹤兮逶迤,欣嘅交集兮眇黄唐之莫追。 已而已而,逝者如斯兮予將何之。

八月望日深衣抱高廟御琴首歌南風繼作憶顔三氏諸孫環立以聽爲杏壇一時之盛千古之下令人憮然作歌云

宋 · 王奕

秋日暉暉兮槐市成林,白鳩關關兮漢柏陰陰。 杏壇高兮幾尋,奠桂酒兮孤斟。 蒼梧不可呼兮猶得抱南風之琴。 哀顔夭之不永兮,傷哉兮遺音,契千古兮遐心。 歸兮歸兮,乃今不負吾衣之深。

孔廟既拜之後又不遠三百里過泰山過汶河壯哉斯遊上日觀作賓日歌少發葵戀之私

宋 · 王奕

日月東行天左旋,丸中久矣知乾圜。 稔聞泰山有日觀,竊疑板墨多夸傳。 甚言抱雞候其上,雞鳴海水如炊煎。 火輪磨蕩上復下,崖撞石裂聲填填。 天門鐘皷報清曉,塵世正爾沉元元。 幾回掩卷信且惑,安得臂羽如飛仙。 誰知白髮際同軌,得來鄒魯拜聖賢。 竟遊曲阜至岱嶽,捫參歷井登其巔。 濯足就宿會真殿,如乘析木棲微垣。 是時八月二十夜,明月正值奎婁躔。 窗明斗落懼失曉,一宵十起無寧眠。 偕行諸子大鼾睡,笑我歷轆狂且顛。 深衣端坐愈不寐,湔腸滌胃玉女泉。 少需道人謂予曰,若欲觀日今當前。 忙迷扶策抉草莽,翩躚攙奪諸公前。 諸公拍手笑於後,被公吞了丹砂元。 {⻊盤}跣一氣涉觀頂,隠隠紅罅開東邊。 玄雲荏苒幻紫色,金樓寶闕蒸瓊田。 秋深露重濕我趾,扶桑望决眼欲穿。 須臾眉黛抹天杪,脫然寶鏡開微奩。 上上下下復上下,千辛萬苦方團圓。 小臣不敢瞠目視,九拜塌額肝膽懸。 起來恍惚抱影泣,昔何容易沉虞淵。 羲和湎淫失賓餞,掩覆白日爲元天。 蚊軀螳臂負不起,忍渴未死甘氓廛。 狨號螭泣虎豹舞,單衣尚絅得瓦全。 夢醒忽爾登泰岱,稽首再拜清光還。 願保初陽守黄道,重離赫赫行純乾。 泣餘收淚盼下界,西北迤逶生霞烟。 山如鱗甲水如带,八荒草木皆新鮮。 回視秦碑與漢篆,神光燦爛生蛟涎。 古今聖賢幾登此,乍覩莫不心虔虔。 歸來玩愒復弄影,入夷出晉誰與憐。 蒼梧不返放勳死,傾戀惟有葵心堅。 分陰寸晷正可惜,人間兒女醯雞然。 登封觀日世不少,作如是觀能幾焉。 作歌歷歷紀其實,後來請驗予長篇。

金餘元遺山來拜祖庭有紀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後殊時感慨一也 和元遺山一首

宋 · 王奕

魯橋卸淮舸,淖塗歷蓁蕪。 翠嶧倚天末,髣髴東南隅。 薄暮曲紀城,三清敞仙居。 平原積磥砢,靈河鳴泉珠。 小徑斗折上,行與狐兔俱。 循崖索斯篆,恍惚東封書。 叢巔集蓮瓣,巖巖瞰青徐。 正途盡茅塞,正爾宜羊車。 蚌珍不蔽美,岧嶢到枌榆。 南門肅孟廟,冠袂先摳趨。 氣大夙有配,邾少不必都。 盥既覿慈靖,擇師誰復如。

金餘元遺山來拜祖庭有紀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後殊時感慨一也 和元遺山二首

宋 · 王奕

高垣門十一,云是魯城基。 浮浮化荆榛,孔廟存威儀。 奎門出浩蕩,杏壇歷逶迤。 古今帝王所,形仆影即隨。 人間此天闕,可望不可躋。 詩書壽老壁,孫子綿遺規。 杲杲不可尚,百世當前知。

金餘元遺山來拜祖庭有紀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後殊時感慨一也 和元遺山三首

宋 · 王奕

聖人與天遊,擇地豈必巧。 袤延十里林,老翠鎮盤繞。 斧斤不可尋,兵劫不能燎。 翁仲儼冠带,麟虎峙强矯。 書生拜風木,起立九腸攪。 築室今不多,馳蹕古應少。 春秋泉壤幽,日月天地曉。 洙橋一線流,滲注入萬沼。 入陵見金椀,公相計不早。 父乾兮母坤,白骨無壽夭。 啣冤絕歸鶴,誰復訢華表。 九原信可作,兩觀事未了。

金餘元遺山來拜祖庭有紀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後殊時感慨一也 和元遺山四首

宋 · 王奕

西偏顔樂園,屋角接聖境。 想當坐忘時,聰明盡黜屏。 上植松數株,下種麻千頃。 蛛網結秋絲,綿密藏廢井。 東連勝果寺,元此誕莊穎。 象教剝牀膚,所事終不永。 興亡有定在,雖帝不可請。 緬想書雲時,五色垂燦炳。 三家浚深井,錄訖水亦冷。 卓卓正憲祠,蒸嘗猶定省。 金縢宗老心,復辟直要領。 照影弔伯禽,抱渴空望綆。

金餘元遺山來拜祖庭有紀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後殊時感慨一也 和元遺山五首

宋 · 王奕

高門連曲沼,上有泮宮臺。 芹藻莽不復,菰蒲弄風埃。 靈光突其右,荒穢良可哀。 兩阜爪距地,驅車儼臨淮。 雞蟲爭得失,擾擾胡爲哉。 何如袖春服,行歌與時偕。 我來晞白髮,歸詠同此懷。 柴桑志童冠,寤寐須偕來。 酌逵洗逸盼,雅趣孰此偕。 步雩習風腋,自覺聰明開。

金餘元遺山來拜祖庭有紀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後殊時感慨一也 和元遺山六首

宋 · 王奕

壯哉景陵宮,龜屭極神猛。 洪惟大庭庫,制度合雄騁。 聖世尚封崇,功擬天地並。 中天怪事發,靈長轉俄頃。 我登望嶽臺,一慨心自領。 涿鹿策奇勳,自謂出天幸。 大運旋丸棋,捧首歸舊鼎。 富貴積金臺,礎礫揜營屏。 倘無六籍在,詎免胥狒獷。 下土位人上,奈何不深儆。

金餘元遺山來拜祖庭有紀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後殊時感慨一也 和元遺山七首

宋 · 王奕

雞豚隣柵翁,盼盼延允譜。 仲尼土萬世,豈必志百畝。 誰知弗父何,讓德報以魯。 蟻穴幾王侯,林廟此其所。 東周禮樂心,豈不在文武。 大器信有神,予奪孰敢侮。 郟鄏鼎鉉雄,弱臂竟莫舉。 大厦庇生民,雲仍合分廡。 詩禮世其傳,嘉種無莽鹵。 庭趨揖鬚眉,返此末代古。

金餘元遺山來拜祖庭有紀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後殊時感慨一也 和元遺山八首

宋 · 王奕

荒荒望魯甸,姬孔廟粼粼。 允祚五十代,顔孟東西鄰。 旁求侍坐翁,草莽迷城闉。 豈應髮膚體,竟此成湮淪。 鏗爾續道韻,垂此天倫親。 犁鋤供子職,猶裕耕鑿民。 可能百世祀,不廟三省身。 亦必有壇壝,尚稽廓荆榛。 五賢配西序,餘瀝波楊荀。 肥馬視輕服,此景良清新。 微言苟不及,往迹亦易陳。 安得沂水上,菊泉薦斯人。

金餘元遺山來拜祖庭有紀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後殊時感慨一也 和元遺山九首

宋 · 王奕

耕民昧帝力,焉用典與謨。 奈何降衷後,氣稟分賢愚。 天錫孔孟氏,一整綽有餘。 廓哉鄒魯地,良足容軒車。 皇皇七十國,轍迹何區區。 誰知百世下,流作章句儒。 掌股弄神器,敝屣直棄如。 遂令桐梓地,盡化荆棘塗。 昏林畏饞啖,秉燭來趨隅。 巫咸倘可問,爲我還其初。

金餘元遺山來拜祖庭有紀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後殊時感慨一也 和元遺山十首

宋 · 王奕

人惟君與師,得在天地間。 蜂蟻失所主,生息决不蕃。 逐日渴未死,顧影悲余年。 平生東魯心,皓首瞻聖賢。 上下二千載,歷歷觀遺鎸。 惜哉數墨子,想像成虛傳。 十章紀大略,盡和遺山篇。 忠腸攪葵漆,喉棘不忍言。 持歸刻瑘石,何□勒燕然。

和杜少陵望嶽一首

宋 · 王奕

封禪七十二,萬古事未了。 兩儀一開闢,三觀幾昏曉。 自昔祖龍來,訖今歌鳳鳥。 吾嘗登東山,魯亦未可小。

和李太白泰山一首

宋 · 王奕

泰山天地極,鄒魯聖賢關。 周匝二千里,卓然位其間。 五文合泗水,八荒無競山。 扶輿清淑運,日夜何曾閑。 尼山連嶧阜,豈徒翠浮鬟。 軒轅與羲皞,孔孟垂曾顔。 正氣盡此出,高哉其可攀。

第 1 页